首页 > N1

《职业紧张评估方法与早期健康效应》完整版_2008-10_复旦大学出版社_戴俊明

《职业紧张评估方法与早期健康效应》《职业紧张评估方法与早期健康效应》完整版_2008-10_复旦大学出版社_戴俊明

《职业紧张评估方法与早期健康效应》

出版时间:2008-10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戴俊明
页数:200
字数:160000


《职业紧张评估方法与早期健康效应》前言[E]

职业人群是全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他们的健康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生产力的高低以及经济的发展。保护与增进职业人群的健康水平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部分。近年来职业人群的健康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曾有不少媒体报道,部分社会精英人士因“过劳死”而早逝,影响到企业与社会的经济发展。“过劳死”的核心是由于长期的职业紧张导致慢性疲劳、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肿瘤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剧增。在我国几乎所有的在职人群均可感受到不同程度的职业紧张,尤其在一些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城市。传统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总数与创造财富的总量,已经被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所取代,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已经成为最大的职业群体。人们普遍抱怨工作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说明人们自身已经感受到职业紧张问题的存在。职业紧张正在成为影响面最广泛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戴俊明老师针对一些热点问题尤其是职业紧张的评估以及早期效应的检测等开展了系列的研究,并根据这些研究的成果整理成书,与大家共享。该书着重于3个问题:问卷的开发与使用,早期效应的评估、干预以及进一步研究的展望。在进行职业紧张研究中,首先就遇到一个急需解决的基础性问题,即如何准确地评估职业紧张的程度。

《职业紧张评估方法与早期健康效应》内容概要[E]

本书选择以广泛影响职业人群的职业紧张为主题,较系统地介绍职业紧张的基本概念,再引入工作要求一自主模式和付出一回报失衡模式指导评估,开发出中文版的简明职业紧张问卷:以上海市7类不同职业人群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较适宜的评估模型,完成了问卷的信度效度评估;探讨职业紧张与工作疲竭感、抑郁倾向、工作满意度和高血压等早期健康效应问的关联,再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统计分析方法分析职业紧张与上述指标的内在关联。最后,对职业紧张未来的研究趋势和职业紧张的干预策略进行了展望。
本书弥补了国内职业紧张研究领域缺少简明问卷的不足,较系统地探讨了职业紧张的早期健康效应。研究表明,增加社会支持和提高工作回报,对于缓解职业紧张、降低工作疲竭感和防止抑郁、提高工作满意度是有益的,对于职业紧张干预具有一定的价值。
本书适合于从事职业卫生服务的专业人员、关心职业紧张的管理人员、对职业紧张感兴趣的医务人员等阅读。

《职业紧张评估方法与早期健康效应》书籍目录[E]

序前言第一部分 职业紧张概述 第一章 职业紧张的概念
第一节 职业紧张的概念
第二节 职业紧张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 职业紧张评估方法分类 第二章 职业紧张评估方法
第二节 职业紧张评估问卷介绍
第一节 职业紧张对工作疲竭感的影响 第三章 职业紧张的健康效应
第二节 职业紧张对抑郁症或抑郁倾向的影响
第三节 职业紧张与心血管疾病
第四节 职业紧张的其他健康效应 第四章 职业紧张评估方法与早期健康效应的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构思框架
第二节 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二部分 职业紧张相关问卷的开发与评估 第五章 简明职业紧张问卷开发与评估
第一节 简明职业紧张问卷的初步构建
第二节 简明职业紧张问卷的信度、效度评估
第三节 简明职业紧张问卷评价 第六章 简明职业紧张问卷区分效度评估
第一节 简明职业紧张问卷区分效度分析
第二节 简明职业紧张问卷区分效度评价 第七章 工作疲竭问卷的开发与评估
第一节 工作疲竭感问卷开发
第二节 工作疲竭感问卷评估分析
第三节 工作疲竭感问卷质量评价
第三部分 职业紧张的早期健康效应研究第三部分 职业紧张早期健康效应研究 第八章 职业紧张与工作疲竭感关联研究
第一节 工作疲竭感的界定标准
第二节 个体特征与工作疲竭感关联分析
第三节 职业紧张与工作疲竭感关联分析
第四节 职业紧张与工作疲竭感关联评价 第九章 职业紧张与抑郁倾向关联研究  第十章 职业紧张与工作满意度关联研究  第十一章 职业紧张与高血压现患关联研究
第十二章 职业紧张早期健康效应内在关联的路径分析
第四部分 职业紧张研究发展趋势展望 第十三章 职业紧张研究范围和效应指标的扩展  第十四章 职业紧张的预防与干预附录一 工作疲竭感问卷附录二 流行病学调查用抑郁量表附录三 职业紧张指标工具问卷附录四 常见职业紧张相关网站与网页附录五 职业紧张相关论文题录参考文献

《职业紧张评估方法与早期健康效应》章节摘录[E]

第一部分 职业紧张概述第一章 紧张的概念随着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越来越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职业紧张作为影响职业人群最主要的社会心理因素,受到了包括医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关注。职业紧张对、人们健康、行为及工作效率的影响,已成为国际上重要的职业卫生问题之一。过度的职业紧张可以造成劳动者生理和心理能力的显著降低,增加以心血管疾病为主的慢性病的患病率,从而带来广泛的社会经济问题。正如1994年联合国报告根据世界劳工组织的研究指出:“世界正在变成充满紧张的世界。”瑞典著名学者Theorell指出:“全球工作压力/职业紧张正在流行。”职业紧张在欧美发达国家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将职业紧张作为重要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在所开展的职业卫生服务中进行预防与控制。到20世纪.90年代,北欧的丹麦、挪威、瑞典3个国家先后通过立法要求降低职业人群中的职业紧张程度。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与社会得到了迅猛发展,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组织机构内各种改革与制度创新,使得在职人群感受到工作压力的逐渐加大。尤其是近年来进出El贸易更是得到了惊人的增加,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在制造业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大量的产业工人与服务性从业员工。虽然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传统性的职业性有毒有害因素仍然影响着大量的产业工人,但很多现代化的大型企业与服务业从业员工中,传统的职业有害因素得到有效控制。

《职业紧张评估方法与早期健康效应》编辑推荐[E]

《职业紧张评估方法与早期健康效应》适合于从事职业卫生服务的专业人员、关心职业紧张的管理人员、对职业紧张感兴趣的医务人员等阅读。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