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著作权制度发展趋向与我国著作权法的修改》
《国际著作权制度发展趋向与我国著作权法的修改》
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作者:丛立先
页数:299
字数:270000
《国际著作权制度发展趋向与我国著作权法的修改》内容概要[E]
《国际著作权制度发展趋向与我国著作权法的修改》力图对国际著作权制度发展的总体趋势作出总结分析,以完善我国现行著作权制度为目标,以我国著作权法的修改为研究枝心,《国际著作权制度发展趋向与我国著作权法的修改》探讨了著作法第二次修改中的诸多具体问题,从而为深入研究“国际著作权制度发展趋向与我国著作权法的修改”做出实际贡献。
《国际著作权制度发展趋向与我国著作权法的修改》作者简介[E]
丛立先,1973年6月出生,辽宁丹东人。1993年9月至1997年7月在武汉大学法学院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1998年8月至2001年6月在沈阳师范大学法律系学习,获法学硕士学位;2003年9月至2006年7月在武汉大学法学院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曾在辽宁省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工作,现为辽宁出版集团副编审、辽宁大学经济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在学习与工作期间,在《中国出版》、《国际法与比较法论丛》、《武汉大学学报》等权威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代表性成果有:《我国网络出版法制化管理相关问题初探》、《我国网络版权保护制度的构建与完善》、《网络版权的冲突法问题研究》、《网络版权的国际统一实体法保护》、《网络版权侵权的法律救济》、《美术作品的版权法律问题研究》等。
《国际著作权制度发展趋向与我国著作权法的修改》书籍目录[E]
第1章 导论
1.1研究背景
1.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研究方法、研究目标、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第2章 国际著作权制度发展趋向
2.1现代化:新技术适应能力越来越强
2.2多元化:价值诉求和竞争越来越明显
2.3趋同化:法律规则越来越规范和相似
2.4本土化:本国利益越来越重视
2.5战略化:公共政策目标越来越清晰
2.6产业化:经济意义越来越突出
2.7国际著作权制度发展趋向对我国著作权法的影响
第3章 我国著作权法修改的理论基础
3.1我国著作权法修改的必要性、原则和方法
3.2我国著作权法修改中的利益博弈与利益平衡
3.3我国著作权法修改中的权利保护和权利限制
第4章 我国著作权法修改的具体分析
4.1关于著作权客体及建立作品登记制度
4.2关于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
4.3关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4.4关于职务作品与法人作品
4.5关于合理使用
4.6关于报刊间转载摘编的法定许可
4.7关于著作权侵权的法律救济
4.8关于著作权法修改的其他问题
第5章 著作权法修正案(草案)及修改条文对照表
5.1著作权法修正案(草案)建议稿
5.2著作权法修改条文对照表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国际著作权制度发展趋向与我国著作权法的修改》章节摘录[E]
版权页: 应该说,本书在创新方面的力求突破之处恰恰在于本研究成果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实用理论价值:归纳总结出当今世界各国著作权立法的主要发展趋势,回顾和总结我国著作权立法进程,对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加以审慎分析,就修改和完善我国《著作权法》问题提出法理依据和明确具体的法制建构。本书的撰写,严格秉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依托丰富翔实的国际著作权制度发展趋势与我国《著作权法》修改的相关资料,借助互联网络等高新技术辅助手段,就国际著作权制度发展趋向与我国《著作权法》的修改完善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力争实现理论研究创新和制度设计创新。 具体说来,本书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笔者指出,在经济全球化、国际金融危机全面深化的世界格局下,在信息技术、作品传播技术不断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与制度创新的内在要求下,对国际著作权制度进行深入分析并科学提出我国《著作权法》的修改建议是符合我国新时期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现实要求。并且,尚有另外两大直接诱因要求我国《著作权法》加以适时修改——WTO专家组报告规定的修法任务和我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规定的修法任务。关于中国著作权制度的历史发展,笔者认为我国著作权制度经历了草创期(1910年至1949年)、迷离期(1949年至1990年)、发展期(1990年至2001年);目前,我国正处于著作权制度的逐渐完善期(2001年至今),应该把握难得的修法机会使我国《著作权法》尽快走向完善。
《国际著作权制度发展趋向与我国著作权法的修改》编辑推荐[E]
《国际著作权制度发展趋向与我国著作权法的修改》中时至今日,国际著作权制度整整经历了300年的发展变革。我国施行改革开放以来,著作权法律制度获得了飞速发展,著作权法已经成为一项密切关系到人们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基本法律制度。《国际著作权制度发展趋向与我国著作权法的修改》适合著作权行政管理人员、高校相关专业的学者阅读。